【转发学习】瞄准解决当前制约国家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
来源:《中国教育报》
引自: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2024-10-30
教育是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之基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、人才强国战略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一体推进教育发展、科技创新、人才培养。日前,教育部党组书记、部长怀进鹏在调研上海交通大学、华东师范大学、华东理工大学、上海财经大学时指出,瞄准解决当前制约国家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,加强基础研究,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,高效组织高水平大学力量,有机结合科技创新、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。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,教育、科技、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、战略性支撑。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、人才强国战略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,健全新型举国体制,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。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,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,实现中国式现代化,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关键时期。畅通国内大循环,掌握关键核心技术,提高产业链核心能力,布控未来赛道等战略领域,都需要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强力发挥龙头作用、战略作用,源源不断为解决关键核心问题提供科技支撑与人才支撑。
瞄准解决当前制约国家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,高等教育要高度重视基础研究,为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夯实基座。加强基础研究,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,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。高等教育要提升对重大科学问题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前瞻性,系统谋划、整体推进理论性、应用性基础研究。要积极发挥基础学科既有优势,补上短板空白,进一步做大做强,在可预期的时间内,坚决取得某些领域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。高校领军人员要挺膺担当,拿出勇气与毅力,凝心聚力向基础研究高地发起冲击。高水平院校要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,充分运用国际创新资源,牵头组织或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,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,构建起基础研究全方位国际开放合作格局。
瞄准解决当前制约国家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,高等教育要明确应用导向,直面科技创新,推进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。发展新质生产力,依靠创新科技,依靠创新人才,也依靠创新产业。高校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,在推动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中大有可为。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、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,提高技术引领和成果转化能力,在催化新产业、新模式、新动能,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。高水平院校要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、人工智能、航空航天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高端装备、生物医药、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,强化责任担当,明确攻关目标,给出时间表,画出路线图,逐一突破,多点并进,形成科技创新不断取得实质性推进的大好局面。要注重成果转化,密切教育与产业联系,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,重视企业主导作用,鼓励支持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,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壮大,对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形成全面支撑。
瞄准解决当前制约国家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,要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,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。解决关键核心问题,离不开人才,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至关重要。要完善立德树人机制,培养信仰信念坚定,报国志向远大,服务于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。要优化高等教育布局,建立科技发展、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,在急需学科专业上加大支持力度,确保用得上、拿得出;要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力度,综合运用兴趣专长培养、教学结合项目培养、产学研用融合培养、大中小贯通培养等方法,创新培养模式,促进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。
瞄准解决当前制约国家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,要不断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,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,为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助力。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,就是要通过科学统筹、集中力量、优化机制、协同攻关,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集中协调配置资源、有效发挥资源效益。要强化党建引领,高效组织高水平大学力量,加大资源调配与整合力度,大力开展集中攻关、联合攻关,力求关键核心技术自立自给。要为科研人员潜心科研创造条件,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,优化科技评价制度,建立以创新价值、能力、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,形成人尽其才、各尽其能的生动局面。要统筹发展基础教育、高等教育、职业教育,加大投入力度,加强队伍建设,全面深化教育改革,不断提升教育创新能力,为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作出更大贡献。
点击查看原文链接: http://www.moe.gov.cn/jyb_xwfb/s5148/202410/t20241030_1159876.html